一周国际热点|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访华,阿尔及利亚等五国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洪都拉斯共和国总统伊丽丝·希奥玛拉·卡斯特罗·萨缅托于6月9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卡斯特罗一行9日上午抵达上海。
此访是洪都拉斯总统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将举行历史性会晤,共同规划和引领中洪关系未来发展。
“此次访华,我带着洪都拉斯人民的期待而来。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国建交、与中国合作,可以为洪都拉斯带来发展机遇。”
这是洪都拉斯总统首次访问中国。6月9日傍晚,在上海的一场外事会见中,卡斯特罗表达了对此次访华的期待。
她说:“我们钦佩中国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在脱贫攻坚领域作出的努力。为人民福祉奋斗是洪都拉斯与中国的共同目标。相信洪都拉斯与中国开启的友好联系将随着两国人民的团结合作而加强。”
2. 习近平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通电话
6月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南非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大国,两国有着兄弟般的特殊友好关系。中南关系对于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引领中非团结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今年是金砖“南非年”,两国关系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中方愿同南非提升两国关系水平,构建高水平中南命运共同体,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携手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方支持南非作为轮值主席国,办好今年金砖合作各项活动。
拉马福萨表示,南非高度珍视南中强有力、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对此深感自豪。南中合作使非洲受益。南非致力于同中方一道,推动南中关系不断发展。南非将同中国等金砖成员国为加强金砖合作深化沟通协调。
3. 阿尔及利亚等五国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6月6日,联合国大会选举阿尔及利亚、圭亚那、韩国、塞拉利昂、斯洛文尼亚五国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新当选的5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将接替阿尔巴尼亚、巴西、加蓬、加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任期从2024年1月1日开始,为期2年。
联合国安理会共有15个成员,其中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为常任理事国,其余10个成员为非常任理事国。非常任理事国任期2年,经选举每年更换5个,不能连选连任。10个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按地区分配:非洲地区3个;亚太地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西欧和其他地区各2个;东欧地区1个。
安理会担负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
4. 沙美斡旋促成短暂停火,苏丹冲突双方承诺遵守
在沙特阿拉伯和美国斡旋下,苏丹冲突双方达成为期24小时的停火协议,从喀土穆时间10日早6点开始生效。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都承诺将遵守停火协议。
6月9日,沙特外交部发表声明说,苏丹冲突双方承诺将在停火期间停止袭击、炮击和空袭,不再使用无人机,并停止调动和集结武装力量。声明还强调,根据协议,冲突双方将允许人道主义援助在全国所有地区自由出入,并为此提供协助。
苏丹武装部队随即确认停火承诺,但表示“保留对快速支援部队在停火期间的任何违规行为作出反应的权利”。快速支援部队也在一份声明中确认对停火的承诺,表示将为人道主义援助提供帮助,并希望武装部队履行其承诺,不阻挠人道主义援助。
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的冲突9日仍在继续。当地媒体援引目击者的话说,在首都喀土穆,耶尔穆克国防工业基地附近再次发生交火。快速支援部队此前曾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已经控制该基地。另有目击者说,武装部队战机持续轰炸喀土穆东部的部分目标,高射炮声此起彼伏。此外,喀土穆北部也不时传来炮击声和密集的交火声。
5. 与美国渐行渐远,沙特加快战略自主步伐
6月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结束对沙特阿拉伯的访问。近一个月来,美国对沙特很“热情”,先是5月初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访问沙特,随后又是布林肯。美国试图通过高官访问重新拉近与沙特的关系,但两人的沙特之行成果寥寥,美国修复美沙关系的算盘未能打响。
分析人士指出,不论是对美国拉拢态度冷淡,还是与地区其他国家寻求和解加强团结,沙特近期一系列外交动作展现了其加快战略自主步伐的决心和信心。
此次布林肯访问期间再次重申美沙将继续发展安全与军事领域的合作关系。尽管美国努力突出合作与共识,但难掩美沙越发难以“同频共振”的现实。
6月6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伊朗副外长比格德利(前)、沙特副外交大臣优素福(中)等出席伊朗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馆复馆仪式。新华社发
布林肯访沙前后,沙特在能源、外交领域采取了一系列令美国不快的行动。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宣布新的减产措施,同日沙特能源部发布公告,7月原油日产量将额外削减100万桶;6日,伊朗驻沙特大使馆举行复馆仪式;7日,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讨论原油供给、经贸合作等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关注的平抑油价等议题,已经不再符合沙特的国家利益,或者已经不再是沙特的优先考虑事项。
6. 英国前首相约翰逊因“聚会门”丑闻辞去议员职务
7. 俄乌冲突升级一周年
俄乌称陶里亚蒂-敖德萨液氨管道遇袭
6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称,乌克兰破坏分子5日晚炸毁位于哈尔科夫州的陶里亚蒂-敖德萨液氨输送管道。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军事行政长官西涅古博夫则表示,位于该州东北部库皮扬斯克区的陶里亚蒂-敖德萨液氨管道区段在6日和5日遭到袭击。
科纳申科夫说,莫斯科时间5日21时左右,乌克兰侦察破坏小组在哈尔科夫州马修托夫卡村附近炸毁陶里亚蒂-敖德萨液氨输送管道。该“恐怖行径”导致平民受伤,俄军无人因此伤亡。
另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7日报道,在这条液氨管道遇袭后,有乌克兰士兵死于氨中毒。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7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据初步估计,修复这条受损的液氨管道需要1到3个月时间,俄方将努力查明该管道爆炸的相关情况。
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军事行政长官西涅古博夫于当地时间7日和5日分别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位于该州东北部库皮扬斯克区的陶里亚蒂-敖德萨液氨管道区段在6日和5日分别遭到袭击,位于马修托夫卡村的该管道泵站受到6次炮击。检测结果显示,库皮扬斯克区居民点附近空气中尚未发现氨气。
据俄乌媒体报道,陶里亚蒂-敖德萨液氨输送管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曾是俄方经乌克兰境内用于出口的液氨管道,每年输送约250万吨氨。
END
来 源|新华社
整 合|徐昌昊编 辑|刘俞希校 审|曹 竞值班编委|张 莹